在轨交4号线大连路站,视障人士沿无障碍通道出站后会发现,原先地铁站与市政道路之间的盲道“断点”被打上了“补丁”。盲道从地铁站内一路贯通到了站外的大连路和长阳路,出站再也不用担心脚下突然“空空如也”。
不久前,杨浦区平凉路街道通过“多格合一”的协调机制,完成了地铁周边无障碍设施的贯通。打通盲道断点融亿操盘,也打通了多部门的管理边界。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柏霖表示,将深化党建引领“多格合一”工作,打破条块分割、职能交叉的治理难题,办好更多人民群众身边事。
江浦公园站3号口,施工前与施工后。
打通盲道断点
打通盲道断点,源于今年5月平凉路街道的一次“多格合一”工作推进会。会上,街道综合网格与辖区内地铁车站签署了合作协议,将地铁车站代表纳入网格成员。
“不同的成员单位,大大拓展了我们发现问题的视角。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、第一综合网格网格长王琼芳说。由此,地铁与市政道路间的盲道断点才进入她的视野:“地铁和市政道路都有各自施工范围限制,造成双方盲道未能对接,需要协同治理。”
在“多格合一”模式的协调下,上海地铁管理方、平凉路街道、市政道路建设单位等多部门先后召开协调会,落实好整改方案,并确定了具体整改点位。经过排摸梳理,辖区范围内共有这样的盲道断点6处,分布在12号线的江浦公园站,以及18号线的平凉路站和丹阳路站。
随后,施工人员对盲道断点逐一进行修复施工。在断点处重新铺设盲道砖,还把市政盲道上的行进砖改成了止步砖,方便盲人辨别方向。“小细节体现大关怀,修复后的盲道安全多了。”一位视障人士说融亿操盘,“对我来说,家门口的盲道贯通,让城市显得更有温度。”
大连路站2号口,施工中与施工后。
解决“一类事”
通过盲道贯通“一件事”,平凉路街道探索通过“多格合一”机制解决基层治理“一类事”。
比如今年4月,王琼芳接到居民投诉,称明园村小区有居民在一楼外墙处私搭乱建。“如果单独由城管部门前去劝阻,很可能遇到居民不配合的情况。”她说。
街道第一网格召开拆违准备会。
因此,网格成员们召开拆违准备会,制定了联合行动方案。行动当天,街道第一网格、居委会、业委会、街道城建中心、社管办、城管中队、平安办、信访办、派出所,以及承重结构检测单位等多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到场,成功拆除了违建。
成功拆除违建。
不久前,街道一处工地开工,夜间施工带来的噪音扰民问题,也通过网格机制形成了有效协调。王琼芳说,在区建委、生态环境局、派出所的支持下,居委会、街道网格、社管办、城建中心、施工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群。“有施工声响引发矛盾融亿操盘,居委会在工作群中举手,施工单位马上响应、及时处置。”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